【澳門晚報消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至今已3周年,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粵澳兩地按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要求,有序推進合作區建設,取得了新的成績。2023年「四新」產業增加值為218.08億元,同比增長2.4%,澳資企業總量達5,952戶。「一線」「二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進一步提升要素跨境通關便利度。橫琴「澳門新街坊」專案已落地實踐,就業生活的澳門居民增至1.14萬人。合作區「三大工程」已初見成效。

為加快落實《總體方案》,2023年12月,中央正式公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進一步細化了合作區的發展目標,圍繞發展新產業、共建新家園、建設新城市、開放新體系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一批政策舉措。《發展規劃》提及,在今年澳門回歸祖國 25 周年時,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居民約5,000 人、居住的澳門居民約 2 萬人;合作區封關運作順利實施,琴澳產業、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等一體化發展格局要初步建立。今年3月,合作區已正式封關運行,有效促進琴澳民生物資便捷流動,是一項切實惠民的措施,進一步提升澳門居民前往合作區就業和生活的意願,有利於以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合作區建設。

合作區正以蓬勃欣榮之勢大放光華。然而,距離上述目標仍有一定差距,須加大政策力度,務實推進有關工作,尤其要進一步提升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生活就業的意願。現時,在人員進出合作區方面確實仍有完善空間,包括隨車人員安排有待優化等。進一步完善通關措施,將有利於推進合作區發展,對實現發展目標尤為重要。為此,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雪卿提出以下建議:

何雪卿
何雪卿

一、加快完善隨車人員 在橫琴口岸通關安排

隨著琴澳一體化發展逐步推進,不少澳門居民每天來往琴澳兩地生活。為便利澳門居民在琴澳兩地通勤,中央早於2016年出台澳車入橫琴政策,有關措施落地生效後,獲得廣大澳門居民的讚賞。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經橫琴口岸出入境的澳門單牌車已達66.39萬輛次。然而,現時因橫琴口岸條件所限,符合資格的隨車人員僅能在人工通道通關,接受澳門和內地執法部門兩次查驗,過程頗為耗時。未符合資格的隨車人員則需經旅檢大廳通關,並等待有關車輛接送,許多澳門居民表示等候時間較長。據瞭解,現時橫琴口岸正興建隨車人員驗放廳。期望中央能給予進一步支持,加快推進相關建設,儘快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包括清晰路線指引、通關設備等,促使人流、車流得以快速順暢通關,並建議考慮在橫琴口岸隨車人員驗放廳引入新一代通關設備,如加入虹膜自助通關系統,藉此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優化澳門居民通關體驗。

二、 優化澳門機動車 入出橫琴政策

「澳車北上」與「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分屬兩個不同申請系統,致使在合作區生活和就業的澳門居民,僅能擇一申請。理解因兩個政策在內地的活動範圍、管理辦法和管控措施有明顯差異,未能進行整合。然而,因應大灣區發展,在合作區的澳門居民前往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需求將日漸增加,且隨著合作區二線海關建設完成,實現封關運行,相信已具備條件適度放寬「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為此,期望中央能考慮優化「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將有關適用範圍擴伸至廣東省,以滿足相關居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