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晚報消息】議員林倫偉關注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檢討情況。他指出,原定於2020年應推進的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轉為強制性政策,因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而被迫暫時擱置。對此,最新出爐的報告建議設立三年的觀察期。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漸放寬,澳門旅遊業展現出回暖趨勢。根據統計暨普查局數據顯示,澳門2024年第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錄得實質增長25.7%的實質成長,整體經濟規模恢復至接近2019年同期的87.2%。其中博彩服務出口與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實現了62.7%和14.8%的年度增長,顯示了旅遊業的復甦態勢。同時,內部需求(包括私人消費支出、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及投資)也實現3.4%的成長,為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向強制性轉變,傳遞出該政策調整時機漸趨成熟的積極信號。
社會保障基金在本年初回應議員書面質詢時,表示正有序按照《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審視報告的建議進行各項工作部署,以釐定下一階段的工作。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為推動本澳強制央積金在2026年如期落實的願景,請問當局現時的檢視進度如何? 未來釐定下一階段的緩衝期及前期準備工作落實情況又如何?
二、強制央積金是一個長期投資項目,為平衡受益人在接近退休年齡而自動降低投資風險及分散投資,從而達至安心退休的目標,在將來前期準備階段,會否參考鄰近地區做法,在實行時透過法例規定所有的強積金計劃都必須各自提供一個「預設投資」策略?
三、本年三中全會決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國式現代化,強調新質生產力,加快綠色科技創新、推廣及發展相關經濟體系。而涉及行業的綠色金融目標是永續金融,其投資重視環境、未來及推動綠色經濟項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唯短期回報可能較低,而優勢在於兼顧金融與永續發展。當局在未來引進強制央積金公司時,會否加入更多的綠色環保長期性投資項目,向新式產業、清潔能源等可持續發展方向作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