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晚報消息】1月5-7日,由中共賀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5 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賀州行主題採訪活動舉行,圍繞賀州交通建設、供港蔬菜、文化旅遊、黃金珠寶產業、電子資訊產業等主題進行採訪。
據瞭解,2023年賀州全市蔬菜(含食用菌)種植面積142.92畝,產量281.45萬噸,其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52個,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20個(3.8萬畝),直供香港市場的蔬菜達681.4噸、395萬元,分別比比上年增長221.6%和151.6%。“目前僅鐘山縣東融(供港)稻菜產業示範基地每天蔬菜的發貨量就有150多件,每件達到120元左右的均價。”賀州市鐘山縣公安鎮鎮長廖銘說。
媒體團先後走訪了平桂區設施蔬菜產業核心示範區和鐘山縣東融(供港)稻菜產業示範基地。賀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胥宇建介紹,全市每年有接近70%的蔬菜,60%的水果和60%的生豬走進粵港澳大灣區。
在平桂區設施蔬菜產業核心示範區,菜農忙碌期間,為播撒下的種子和已長成的幼苗覆膜,以促進種子發芽和幼苗的健康生長。另一個溫室大棚,顏色豐富的辣椒和番茄交相輝映。在鐘山縣東融(供港)稻菜產業示範基地,菜農正在忙碌的採摘蔬菜,轟鳴的拖拉機行走在田間小道收集剛剛採摘下來的蔬菜,運輸員表示,這些剛採摘下來的蔬菜,經過挑揀包裝,當天晚上就可以運送到香港。
近年來,賀州市積極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導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結合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賀州萬畝設施蔬菜基地等建設,先後建成八步鋪門、平桂羊頭等5個相對集中連片的萬畝設施蔬菜基地,打造了廣西首個以供港蔬菜為主導產業的八步東融供港蔬菜產業示範區、全區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平桂設施蔬菜產業長廊。
同時,賀州市積極對標大灣區農產品品質安全標準,先後編制了豆杯、菜心、芥菜球、有棱絲瓜等10個供港蔬菜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其中豆杯、包心芥菜、設施莧菜、水稻—黑木耳水旱輪作4個生產技術規程標準被評為廣西地方標準;編制供港澳豆杯、菜心等8項產品品質廣西團體標準;編制2項供港澳蔬菜包裝和冷鏈運輸標準,推行“一個標準供大灣區”。
賀州市還積極建立產品品質安全檢測系統,建立健全直供直銷管道,並在2023年實現了從廣東中轉過關到直供直銷港澳市場的轉變,目前,賀州是廣西唯一實現蔬菜直接出口港澳的設區市。
下一步,賀州市將加大高標準蔬菜規模基地建設力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定、供港澳蔬菜基地備案和加工企業備案,保證供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品質安全和穩定供應。